当然是研究还钱了,没有什么别的废话!
我从事法律实务工作10多年了,我来说说这个问题。
1.按照题主所给的信息,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
你和别人之间存在债务纠纷,你是债务人,对方是债权人。你没有在约定的时间或者期限内还钱,对方将你起诉了,法院经过审理,判决对方胜诉了。在裁判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限之内,你也没有还钱,然后对方申请强制执行了。
在强制执行的过程中,你依然没有还钱,因此法院将你司法拘留了。这个时候你有点着急了,毕竟人身自由都被限制了,不知道下一步如何去做才好了。
2.对此,我们从法律的角度做如下分析说明。
当没有经过法院时,双方之间存在的债权债务关系被称为自然债务。双方可以就履行时间、履行地点、履行方式以及履行数额等进行约定,即便一方不按照约定来履行,另一方也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而没有任何强制力。
但是案件已经一旦经过法院的判决、调解,性质就不一样了。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裁判权的机构,一旦经过了法院的裁判,就意味着相关权利可以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保障实现了。
3.当一方未能按照生效的判决书、调解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履行义务时,另外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在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法院会依职权查询被执行人名下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包括银行存款、理财产品、房产、车辆,以及微信、支付宝中的钱等等。
一旦查询到上述财产,法院便会采取强制的冻结、扣划,评估、拍卖等司法措施。如果发现不了财产线索的话,法院也会通知申请执行人,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应的线索并进行核实处置。
4.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并没有按照法院规定的去做,那么就可能涉及到被采取罚款或拘留的强制措施了。
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188条的规定,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对被执行人进行拘留:
- 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交易财产、放弃到期债权、无偿为他人提供担保等,致使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
- 隐藏、转移、毁损或者未经人民法院允许处分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的;
- 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令进行消费的;
- 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按照人民法院执行通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
这个拘留是有期限的,最长不超过15天,但是法律并没有规定只可以拘留一次或者两次,也就是说,只要存在违法的行为,还是存在再次拘留的可能。
5.一旦进入执行程序,就不再是只还欠条上的数额那么简单了。
被执行人除了判决确定的本金、利息、违约金之外,还需要额外承担两块费用,一块是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这是要给付申请执行人的,另外一块是执行费,这是要交到法院去的。
而且,即便一时没有任何财产线索,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了,也并不意味着事情就此了结了。这个案件是要跟着被执行人一辈子的,以后挣的任何工资、收入、包括退休发的退休金都是可以强制执行的。
6.另外,如果存在有财产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则可能触犯刑律。
根据刑法第313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因此,作为被执行人而言,要做的就是努力想办法还钱。即便一时不能还清,也要积极的与申请执行人沟通,达成执行和解,并且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出自己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