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管理部分的重点。管理用财务报表是在传统财务报表基础上发展而来,在财务分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首先对通用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灵活运用企业现金流量,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和可理解性。
企业财务分析是以基础财务报表等信息为依据,采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各种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它为企业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
一、管理用财务报表在财务分析中的作用
(一)对通用财务报表进行了调整
通用财务报表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不区分企业的经济活动,在报表中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双重计量模式,需要自己辨别区分经营和金融活动,降低了报表的可理解性。管理用财务报表特点就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区分,分为经营活动和融资活动进行列报。例如:管理用资产负债表在通用的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把资产和负债重分类,分为经营性和金融性两大类。报表中的列报项目分为用历史成本计量的经营性资产和负债,及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性资产和负债,增加了计量的准确性和报表的可理解性。而管理用利润表,不仅得出经营损益,还计算出金融损益,细化了利润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财务报表的明晰性、决策相关性和可靠性,满足了信息使用者多元化的需求。
(二)对基本财务指标进行了改进
企业财务分析基本上都要进行比率分析,主要指对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分析,常用的分析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权益净利率等。管理用财务报表的分析指标主要有: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等。例如: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经营利润/平均净经营资产,它反映了经营活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贡献。税后利息率等于税后利息费用除以净负债,准确真实的反映了企业偿债能力的高低。而经营差异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能有效衡量借款是否合理,是企业筹资决策的理论基础。
(三)提高了对现金流量的重视
从企业现金流的角度出发,其价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但现行财务分析报告重利润轻现金流量,这样会导致企业注重会计价值,即账面价值而忽视经济价值。而管理用财务报表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将现金流量项目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从实体现金流量(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来源分析,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净经营资产总投资,是企业实际净现金流入量;从实体现金流量去向分析,它既被用于债务融资活动又被用于权益融资活动。实体现金流量既将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区分计量,又将两者结合起来,清晰的阐述了现金流量的变动,用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企业经济价值更具有实际意义,也更能体现决策有用性。在管理用财务报表中,管理层能够通过管理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提高对企业实体现金流量的预测的准确性,有利于企业重视现金流量的应用,合理评估企业价值,获得更多投资机会,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二、管理用财务报表应用于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管理用财务报表相较通用财务报表而言,将企业经济活动进行了明确划分,突出了对金融资产、负债的计量和列报,完善了财务报表信息列报,使财务分析更加细化、完整,有利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全面细致了解业绩的不同构成。但管理用财务报表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尚在初始阶段,时间短,在实践运用中尚未得到大力推广。究其原因,管理用财务报表在编制上还存在着编制不规范、管理不完善的现象。首先,如何准确划分经营性项目和金融性项目,是管理用财务报表在实际应用中的难题。财务报表中,存在一些不易识别、不易分类的项目。如:货币资金既可以是金融资产,又可以定性为经营资产(根据企业持有货币资金的动机不同)。还有很多类似的科目,存在辨别难度大,耗费时间长,定性错误率高的现象,且一个会计项目辨别不当就会影响三张报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其次,引进管理用财务报表,执行成本较高。包括:改革传统的账表结构、科目设置、报表项目和更新会计信息操作系统增加的财务和信息维护成本;财务人员重新学习报表编制获取知识的培训成本、机会成本等。
对上市公司而言,不仅要编制对外的通用财务报表,还要对内提供管理用财务报表,编制的工作量较大,同时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际中,高层管理者大多无法准确理解专业财务报表,不能有效评估管理用财务报表在实际应用中产生长远的效益,再加上报表改革对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的要求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必然不会投入这部分成本。最后,监督管理较难,可操作性不强。由于现阶段管理用财务报表编制的格式不统一,随意性较大,无法像通用财务报表一样具有统一的编制格式;目前多数企业管理用财务报表尚未对外报送,仅供内部使用,不透明,监督管理难度大,要求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从而降低了管理用财务报表的可操作性。